從提出工業4.0戰略到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的出現,距今已有近十年的時間。
十年中,以云計算、大數據、物聯網、人工智能、5G通信為核心的技術手段,與先進制造技術深度融合,“中國制造”正在走向“中國智造”。
在此背景下,制造業企業如何主動求變,向智能制造業轉變?近期,瑞泰信息走進混凝土外加劑龍頭企業——蘇博特,與蘇博特市場部主任李迎春展開對話,聆聽他所經歷的數字化轉型分享。
以客戶需求為核心,探索轉型新路徑
2004年成立的蘇博特,主營混凝土外加劑的研發、生產和銷售。連續多年在中國混凝土外加劑企業評比中名列第一,是中國減水劑行業細分龍頭。其產品成功應用于港珠澳大橋、江蘇田灣核電站、四川溪洛渡水電站、烏東德水電站、南京地鐵、安哥拉陸阿西姆水電站、孟加拉帕德瑪大橋、坦桑尼亞姆特瓦拉港口等國內外水利、能源、交通、市政等領域的重大工程。
珠港澳大橋
隨著公司規模不斷擴大,生產基地、子公司等分支機構也越來越多,蘇博特迎來了新的挑戰。一方面,我國混凝土外加劑行業市場競爭者數量眾多,各類挑戰不斷涌現,市場競爭激烈。另一方面,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,各部門的資源協調和管理難度不斷加大。在外部市場及企業自身的雙重作用下,數字化轉型成為蘇博特發展必由之路。
事實上,作為一家科研院所轉制企業,蘇博特的信息化建設起步較早,先后搭建面向不同領域的管理系統,包括OA系統、ERP系統、HR系統、實驗室管理系統和科研項目管理等系統。
多年的信息化建設給蘇博特帶來了一定的成效,數據在很大程度上支撐了企業的業務運作。但隨著業務規模擴大,各業務之間數據交換比較困難,導致操作、管理和數據利用度上效率較低。同時,由于客戶、線索和商機管理沒有線上化,難以實現業務的標準化和市場分析預測的及時性。
蘇博特市場部主任李迎春
對此,李迎春表示,“制造業數字化轉型,要以客戶需求為核心,用數字化的手段來深挖市場和客戶的潛力,打通業務全鏈條。營銷服務接觸到形形色色的客戶,如何把這些客戶資源沉淀下來,實現數字化,這是關鍵。”
數字化賦能營銷服務 蘇博特轉型進階之路
在市場上經過多方調研后,蘇博特最終與瑞泰信息達成合作,雙方共建面向公司內部、市場客戶和社會的一體化、智能化的營銷服務平臺。談及選擇瑞泰信息的原因,李迎春提到:“瑞泰信息是一家長期專注于CRM與數字化營銷服務領域的公司,服務企業超過500+,在行業內擁有廣泛的客戶基礎和豐富的應用實踐,這是我們非常認可的。”
瑞泰信息智能化營銷服務平臺上線后,實現了對蘇博特原有各個系統數據的集成和呈現,打通了LTC和ITR銷售業務全流程。
此前,蘇博特一直以傳統的銷售管理模式為主,客戶管理、商機管理和訂單管理等均由人工線下操作。以商機管理為例,客戶通過市場活動進線,客服人員手動錄入Excel,再人工分配給銷售,流程長,效率低;現在,通過瑞泰信息智能化營銷服務平臺,蘇博特實現了線上、線下營銷活動的統一管理,可對客戶智能分類,合理分配線索并持續跟進。
訂單管理方面,在混凝土外加劑行業,客戶對于產品的及時性和定制化要求很高,但往往因為客戶信用額度、內部審批等流程,導致下單及時性無法保證,嚴重影響客戶滿意度。基于此,瑞泰信息根據不同類型的客戶,制定不同的評分標準,幫助蘇博特建立起客戶資信評級系統。同時,系統可根據申請金額的大小,設定臨時額度,解決客戶緊急訂單的問題。其中,值得一提的是該平臺與企業微信的集成,通過企業微信,銷售人員隨時隨地可以下單,提高了下單及時性。
針對訂單回款,瑞泰信息智能化營銷服務平臺,可基于商機項目生成銷售與回款計劃,制定回款目標,實時分析回款目標達成率,并自動對相關人員進行信息提醒和預警。
“通過跟瑞泰的合作,我們有三點提升,一是效率的提升,不管是商機管理,還是客戶管理等;二是思維的提升,互聯網+的思維融入到營銷服務工作中,變得更加親和和靈活;三是成本的節約,無論是直接的人員投入,還是間接交流成本,瑞泰都給我們帶來了意向不到的驚喜。”在采訪的最后,李迎春說道。
當前,制造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步入全面數字化的新階段,包括生產流程、營銷服務、管理方式在內的每一個環節,都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。未來,制造業的競爭力或許不在于制造本身,而是在于制造能否實現客戶價值的連續流動。
專注中國企業營銷服務數字化轉型領域10余年來,瑞泰信息助力數百家國內外知名企業營銷服務數字化轉型,包括徐工集團、海爾集團、華為技術、小米集團、奧克斯集團、TCL 集團、博世西門子、格力集團、京東方等。
未來,瑞泰信息將充分利用行業積累經驗,不斷完善“先進技術平臺+行業解決方案+數字化營銷服務產品”三位一體的數字化營銷服務整體解決方案,為各行各業插上“互聯網+”的翅膀,助力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。